数说今日 | 中国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 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增至22.4%;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取得的重要成果。三年来,全国已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7月1日至8月15日,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6.14亿人次。其中,8月12日发送旅客1532.6万人次,创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 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增至22.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2—2022年,以金融、科学研究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由16.8%提升至22.4%,拉动作用相对提升10.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对数字化投入与产出进行聚类分析,十年间,高度、中高、中度数字化产业占中国gdp比重持续攀升,中低、低度数字化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此外,从企业发展看,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和估值增长全球领先,占比达38.0%、47.1%。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消息,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深入推进“机器人 ”应用行动,做强细分领域落地应用,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
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先看造船完工量,截至6月底完成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占世界总量的49.6%。再看新接订单量,实现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占世界总量的72.6%。最后看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占世界总量的53.2%。三大指标的国际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
我国建成规模最大语言资源库 覆盖120余语言和方言
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让跨越千年的中华语言文字永存后世、永久流传。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0.32%,草原定位实现了从生产为主向生态为主的转变。湿地总面积8.45亿亩,居全球第四,实现了依法保护和全面保护。
为期5天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16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嘉宾,以及线上线下超3万家展商将围绕“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主题参会、参展。南博会已成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边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首届南博会举办时的201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总额不足千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9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8.3%。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取得的重要成果。三年来,全国已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7月1日至8月15日,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6.14亿人次。其中,8月12日发送旅客1532.6万人次,创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 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增至22.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2—2022年,以金融、科学研究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由16.8%提升至22.4%,拉动作用相对提升10.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对数字化投入与产出进行聚类分析,十年间,高度、中高、中度数字化产业占中国gdp比重持续攀升,中低、低度数字化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此外,从企业发展看,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和估值增长全球领先,占比达38.0%、47.1%。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消息,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深入推进“机器人 ”应用行动,做强细分领域落地应用,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
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先看造船完工量,截至6月底完成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占世界总量的49.6%。再看新接订单量,实现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占世界总量的72.6%。最后看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占世界总量的53.2%。三大指标的国际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
我国建成规模最大语言资源库 覆盖120余语言和方言
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让跨越千年的中华语言文字永存后世、永久流传。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0.32%,草原定位实现了从生产为主向生态为主的转变。湿地总面积8.45亿亩,居全球第四,实现了依法保护和全面保护。
为期5天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16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嘉宾,以及线上线下超3万家展商将围绕“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主题参会、参展。南博会已成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边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首届南博会举办时的201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总额不足千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9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8.3%。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数说今日 | 中国产业结构呈数字化升级态势 高度数字化产业比重增至22.4%;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pg电子娱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