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收四千多元校服费,“天价校服”到底值不值?
2023-08-08 来源:
校服一次需购买30余件
费用高达4000余元
近日,广东东莞光正实验学校发布的新生入学通知提到,学生需缴纳4000多元的校服费。入学通知显示,男生校服费为4033元,女生校服费为4043元,学习生活用品分别为2180元和2200元。此外,入学通知还注明了校服共30—31件,生活用品共16—17件。事件发酵后,目前该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新生注册指引已经被删除。
有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到了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招生部。负责老师表示,校服报价是真实的,包括鞋子在内,一共有30件,学生需要穿三年。这些校服包括礼服、运动服、冲锋衣等不同种类的服装,春夏秋冬的都有,此外还配有一双皮鞋和一双运动鞋。据该老师称,部分校服品牌是李宁的。
这位老师还指出,除了必须的校服之外,收费的项目还包括被套被褥、水桶、脸盆、拉杆箱、蚊帐、拖鞋以及雨伞这些生活必需品,孩子只需带上洗漱用品即可。记者进一步询问是否自行在网上购买或只购买部分校服或生活用品,招生老师表示,新生都需要统一要买。对于贫困学生是否有优惠政策的问题,老师回复称,现在不仅高中没有,连小学都没有这种政策。
这一收费标准引发了网民们的热议。
对于网民的质疑,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已获得教育局的认可,收费也是经过教育局和物价局审批的“合理收费”。
对此,有记者就此事采访东莞市教育局和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东莞市教育局表示,依据校服管理相关规定,校服费非强制缴纳,属于家长自愿购买。针对群众反映东莞光正实验学校新生入学需缴纳四千余元校服费的情况,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专项工作组赴学校开展调查。
据此,市教育局回复称,经初步调查发现,东莞光正实验学校在校服采购程序、落实学生自愿购买校服方面未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有关规定。对此,市教育局责成学校立即整改,健全完善校服采购程序,严格落实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的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该校为民办学校,根据省有关教育收费政策规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不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发改局并未审批过该校校服价格部分,“民办学校校服费是没有审批的,也不用备案,网传校方回应收费经过物价局审批不实。”工作人员表示,“校服属于学校代购,应遵循非盈利和自愿原则据实收取,不可强制学生家长购买。发改局已与校方联系,将进一步了解4000多元校服费构成,以及有没有在代售方面去挣钱的问题。”
据了解,不同类型学校在校服订购方式和收费上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民办学校提供统一订购服务,收费从20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而公办学校则提供校服厂家订购渠道,由家长学生自行联系订购。
根据公开资料和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创办于2004年7月1日,注册资本5043.479386 万人民币,是光正教育于2012年按省一级标准兴建的民办公助类全寄宿制高端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中学部,现有师生14000余人,最大办学规模20000人,占地近600亩,为目前东莞市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该校资料还显示,小学新生校服为男生3670元,女生3650元;初中部新生校服3390元。
中小学校服
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要求
校服被形象地称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式样影响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早在2015年6月,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求,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要健全工作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吸收专业组织和人员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校服选用采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学生自愿购买校服,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
该意见还指出,采购单位在进行校服招标采购时,要在合同中标明校服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严禁不按标准生产和采购校服的行为。
而在该校所在的广东省,早在2018年广东省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中小学教育收费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应坚持非盈利和学生自愿原则,并将校服费列入其中,专门规定“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学生购买校服的具体数量”。以此为标准审视,该校将30多件校服打包在一起,向学生索要4000多元的校服费,并不合规。
高昂的校服费用
背离校服存在的意义
学校对学生着装有统一规定,与校服有关的各项工作也备受社会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校服的定价、用料等方面,学校可以不顾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而随意行事。
综合网络观点,此次事件中网民关注的争议点主要集中体现为“民办学校校服是否可以定高价”和“30余件校服是否为学生所需”。
众所周知,民办学校相对收费较高,学生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酌情入学。有网民认为,既然入学民办学校,便应该对学校所需费用较高有所了解,再加上学校服装在品牌、用料上有所考究,所以定价高情有可原。
公开资料显示,该校生源分公费和自费两种,自费生每学期需缴纳32000元学费,但中考录取线更低;公费生录取分数线更高,每学期只需缴纳2150元学费。高昂的校服费用,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可以说是沉重负担。因此,不少家长在缴费时对该收费标准表示不解和不满也就不难理解了。有网民指出“民办学校不能成为高额收费挡箭牌”,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考虑到不同家庭的承受能力,推出更人性化的收费政策。
其次,一名学生购置30余件校服是否有必要呢?有网民指出:“一般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的校服,无非是一套夏常服,一套春秋常服,加上用来换洗的备份。至于冬天的御寒衣物、出席正式场合时的制服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是从学校购买还是自备。这种‘打包收费’的模式,不论在民办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是有问题的,应该得到制止和纠正。”
红网评论称,校服背后其实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校服之所以存在正是要通过这个统一的元素消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间的差异。教育就是让所有人抛开所有既有因素,都可以公平地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资源,实现阶层跃升,从而改变人生。而每个人都能穿得起的统一校服,正是这样理念的外化。因此,校服应该考虑到能否让每个家庭负担得起、让每一位学生穿得上。
此次当地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责成该学校整改,健全完善校服采购程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对于学校一切不合理、不自愿的强制收费行为,都理应杜绝。校服是教育公平的外化象征,因此它不仅应该考虑到样式的美观和材质的考究,更应遵循普适性原则。还望今后无论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能多为学生群体想一想,多为家长群体想一想,提供更为合理的收费方案,建设公平自愿的校园氛围。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