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校”模式走红,趣味新手段之下应是厚重内涵
2023-08-02 来源:
2023天津大学本科招生答疑直播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高校直播带校模式走红。“直播带高校”正成为高校进行自我宣传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也为学生提前了解志愿填报、学校情况等提供了多元渠道。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某短视频平台高校直播共21103场,场次同比提升46%,观看用户超9500万人。
直播带高校招生成本低,覆盖地区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容纳更多的考生和家长观看。同时,这种线上招生模式为高校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渠道,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高校情况,从而做出更好决策。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内外匹配。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对称是实现精准高效匹配的前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信息可以更加高效地流通,这有助于缩小信息差,促进知识普惠。
目前,全国各大知名高校相继举行招生直播活动,并公布往年招生直播相关数据。人民数据研究院梳理高校招生直播模式发展情况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从三年前就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招生直播,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完成了173场相关直播。哈工大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线下招生形式最多可承载1000人,线上直播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同时辐射上万人。据统计,该校招生类直播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场达到了十几万人。天津大学同样是开展招生直播较早的一所高校。根据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2年招进的近4800名学生中,4成以上都看过招生直播。在天津大学组织的线上直播招生活动中,场次观看人数最高可达11万人以上;而在过去,传统的线下招生活动单场通常仅能容纳数百人。
自今年6月12日起,清华大学招生办陆续在抖音、微信、微博、b站、快手号、百家号等平台展开直播宣传,围绕自动化、经营管理、能源与电气、计算机等主题,开展高考招生直播系列活动。据清华大学抖音号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各场报考攻略讲座直播节目观看量在9501人次到2.9万人次。
清华大学直播报考界面
近年来,随着在线平台的普及和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办老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宣传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招生宣传册和官方网站,不少高校招生办老师开始在线上平台进行花式“直播带高校”。这些直播内容丰富多元,不仅包括院系介绍、专业科普、院士讲座、招生信息传播等正式的宣传内容,还加入了一些轻松幽默的内容,受到广大考生欢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直播作为一种宣传方式,也需要保证其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在直播中,招生办老师需要客观真实地介绍学校的情况和特点,避免夸大其词或虚假宣传。同时还应着眼于展现学校文化内涵,通过直播互动更好地展现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考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学术氛围、校园环境等方面。
不少高校招生办老师一改严肃姿态,在线上平台花式“直播带高校”,“鬼畜演绎”“搞笑段子”等更加年轻化、网络化的风格形式层出不穷,受到考生们的欢迎。
但随着高校直播招生模式的“走红”,随之而来的同质化现象也将加剧。许多收看直播的考生也会反映,“看了一圈感觉都一样”“看下来啥也没记住,就记住谐音梗了”。“直播带高校”这一现象的出现,展现出形式深入人心、效果事半功倍的直播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也彰显了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朝着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方向迈进。但高校在创新招生宣传方式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宣传的内容和质量,以体现高校间的差异化特色。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邓思敏,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和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