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今日 | 中国民营企业突破5000万户;我国迈入数据库产业第一梯队
2023-07-13 来源: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4月初突破5000万户,截至5月底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底(1085.7万户)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恢复向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前5个月,全国新设民营企业376.4万户,同比增长17.2%,较一季度增速快6.5个百分点。同期,注吊销民营企业160.8万户,同比增长1.43%,市场退出平稳。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当期结存6324.93亿元,累计结存42639.89亿元。参加职工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0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17.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0日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4%,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相当于少用了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二氧化碳近30亿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日前主办了2023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大会发布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千行百业应用对数据库的需求变化推动数据库技术加速创新,全球数据库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已迈入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833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59.7亿美元(约合403.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7.2%。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286.8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6.1%。2022年,公有云数据库市场规模为219.15亿元,占市场总体的54.3%,较2021年增速51.6%,我国公有云数据库市场规模首次过半,预计2023年公有云数据库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到59.8%,规模达到323.16亿元。
2023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10日在京启动。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启动仪式上透露,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诸多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公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0日,三峡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整20年。20年来,三峡电站已累计发出超1.6万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8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2亿多吨,助力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峡电站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共安装3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是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
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了解到,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米,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院士介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珠峰峰顶的积雪厚度,还为更深入地理解极高海拔气候变化开辟了新的方向。”
全国总工会在京举行“工会小站 贴心大爱”工会服务站点“双15”工程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明确提出努力实现2023年底全国服务站点达到15万个,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服务站点15分钟服务圈交叉覆盖的工作目标。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国总工会指导推动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各方社会资源开展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并提供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各级工会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建成各类服务站点12.17万个。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报告显示,全球铁、锰、铬、铝、磷、钾盐和锂资源储量丰富,而锡、铅、锌、镍、钴、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我国这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其中锡、铅、锌和锰等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属于优势矿产;而其他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4月初突破5000万户,截至5月底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底(1085.7万户)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恢复向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前5个月,全国新设民营企业376.4万户,同比增长17.2%,较一季度增速快6.5个百分点。同期,注吊销民营企业160.8万户,同比增长1.43%,市场退出平稳。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当期结存6324.93亿元,累计结存42639.89亿元。参加职工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0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17.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0日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4%,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相当于少用了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二氧化碳近30亿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日前主办了2023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大会发布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千行百业应用对数据库的需求变化推动数据库技术加速创新,全球数据库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已迈入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833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59.7亿美元(约合403.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7.2%。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286.8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6.1%。2022年,公有云数据库市场规模为219.15亿元,占市场总体的54.3%,较2021年增速51.6%,我国公有云数据库市场规模首次过半,预计2023年公有云数据库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到59.8%,规模达到323.16亿元。
2023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10日在京启动。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启动仪式上透露,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诸多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公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0日,三峡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整20年。20年来,三峡电站已累计发出超1.6万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8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2亿多吨,助力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峡电站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共安装3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是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
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了解到,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米,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院士介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珠峰峰顶的积雪厚度,还为更深入地理解极高海拔气候变化开辟了新的方向。”
全国总工会在京举行“工会小站 贴心大爱”工会服务站点“双15”工程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明确提出努力实现2023年底全国服务站点达到15万个,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服务站点15分钟服务圈交叉覆盖的工作目标。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国总工会指导推动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各方社会资源开展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并提供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各级工会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建成各类服务站点12.17万个。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报告显示,全球铁、锰、铬、铝、磷、钾盐和锂资源储量丰富,而锡、铅、锌、镍、钴、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我国这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其中锡、铅、锌和锰等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属于优势矿产;而其他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