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差评被威胁索赔13.8万,差评边界在哪儿?
2023-07-07 来源:
一条差评被威胁索赔13.8万,差评边界在哪儿? -pg电子娱乐网址

差评被威胁索赔:
“您和宝宝所有档案都存着呢”

半个月后,一名自称该月子中心的员工在笔记下发表评论,公开周女士的姓名和入住月子中心房间信息,并称“您和宝宝入住时的所有档案我们都还完整地存档着”。随后,该月子中心的官方账号在笔记下评论称“如作者不删除不实言论,将发律师函”。

2023年1月,周女士收到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该月子中心认为周女士“刻意引导用户做出不利于月子中心的评论……导致多名用户在看到帖子之后不敢来该月子中心坐月子”,“违背事实的污蔑与诋毁”给其造成了“商业上可信赖利益的巨大损失”,将周女士和社交平台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其删除笔记,并赔偿财产损失10万元、支付其为维权产生的费用3.8万元以及全部诉讼费。
差评有风险?
据公开报道,因消费者在网络发布差评,有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消费者的微信群聊记录、微信个人账号信息;有消费者因为在“饿了么”给商家差评且爆了粗口,被店主上门砍伤;因为女子给所搭乘网约车的司机差评,司机编造与其开房的信息发布在某色情网站,并公布女生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头像……网购给差评为何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为?
对于网店商家而言,商品的好评率直接影响着网店的收益。因此,商家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差评变成好评。网购平台“好评”也好,“差评”也罢,都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感受和体验作出的评价,商家一味追求零差评,显然不现实。
“差评”侵权的边界在哪里?
有媒体指出,消费者有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进行评价与批评的正当权利,但任何权利都有边界,超过边界就会侵犯另一种权利。需要看到,在评价平台上,有恶意买家利用平台的评分规则和商家对差评的恐惧心理,用差评要挟卖家,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在此提醒消费者,发布评价也应遵守合法客观真实的原则,如果恶意给出差评,将会被追责。
对于侵犯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行为,平台和监管部门应该共同承担起相应责任,加紧完善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减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让消费者可以“有诉可投”,商家“有钱可赚”。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张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