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数据·人民德育举办“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研讨会
2023-06-27 来源:
为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为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提供保证,6月20日,由人民数据·人民德育数据中心主办的“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讨会在京举行。
会议现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虹,保定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淑英,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书记高欣蕾,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西丰小学校校长向莉莉,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人民德育企划总监郭婷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话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新途径。
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
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在会议中介绍,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他介绍,人民数据是人民日报、人民网旗下党管数据的理论和实践平台,人民德育作为人民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会上,人民德育企划总监郭婷介绍,为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人民德育成立了人民德育心理健康中心和家庭教育中心,为各方提供优质的内容与服务。人民德育特别为广大家长和老师特开设“人民德育家长学校”,推出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系列课程,课程分为幼儿园、小学低年龄段、小学高年龄段以及初中阶段,通过精准的年龄段划分,由家长、专家、班主任多角度案例分析,引导家长会思考、能分析、可行动,切实解决家长和老师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广大家长成为智慧父母,助力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虹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虹对人民德育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作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她认为,舆论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在新时期除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参与者中,还应该加上媒体,成为“家校社媒”协同育人机制。同时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明确家庭、家长、学校、教师各主体的责任,每个主体既不能有权不使,也要避免越权行使。“培”和“养”主要在家庭,家长要知道怎么“培”,怎么“养”;“教”和“育”主要在学校,专业的事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目前,德、体、美、劳的共育还比较薄弱,要加强协同。孩子很多行为既不是对,也不是错,而是“误”,要明确“错”和“误”在哪个等级和水平上。针对“误”的应对方法应是自问、问询和用积极语言告知标准,而非一味地说理。
保定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淑英
保定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淑英表示,家庭教育不是教育的“孤岛”,而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超循环岛”。保定一中教育集团以京保家校协同项目为抓手,建立了“党政家校社”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共同体,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升学校对家庭教育服务和指导能力。家校社三种力量形成合力,聚焦儿童品格素养的形成、道德实践落实及情感认同的引导。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书记高欣蕾表示,学校于2007年组建家长教师协会。在实践行走中,逐步确立促进协会发展的学校保障机制,不断推动家长教师协会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协会文化,最终实现 “友善教育共同体”建设。依托家长教师协会,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友善协作关系,形成了共谋共建、共育共生的协同育人生态。
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西丰小学校校长向莉莉
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西丰小学校校长向莉莉谈到,在“新智慧教育”背景下,有较高辨识度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高新行动,应注重“区域统筹,架构组织机制”“专业引领,理论落地实践”“平台支撑,做好数字转型”“评价导向,纳入考核体系”,这也正是西丰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顶层设计的重要指南。另外,西丰小学设计了“三思”路线图,在“明价值取向,解决想干真为的思想问题”“列行动目标,解决促干助为的思维问题”“抓品牌建设,解决实干有为的思路问题”三条路线的指引下,着力打造西丰小学“同心”“同向”“同步”的“三同”家校社共育品牌,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全场景、一体式的高新范式。
来源:人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