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news

吴健:数字敦煌助力“一带一路”

2020-11-30 来源: 人民数据研究院

分享到:

11月26日,由人民网·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老城区人民政府、人民数据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数贸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暨洛阳市老城区“‘一带一路’文化数贸港”项目启动仪式在洛阳市老城区举行。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健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借助数字手段,将以高科技手段保护敦煌,以新发展理念传承文化理念。

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作主旨发言

演讲中吴健展示了诸多敦煌石窟的精美样式,从早期的菩萨造像、隋代造像,再到唐代,造像越来越清晰。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数字化文物保护方面,吴健有很多的心得体会。他表示,数字化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和创新期等。发展期为1999年至2006年;成熟期是将近年来文物研究做进一步探索,多种成熟技术并存;而将学术、技术、艺术融为一体,则是进一步创新探索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培育了数字敦煌的品牌,也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技术保护文物方面,吴健介绍到,在壁画保护和彩塑三维建模方面,充分利用了ar、vr等技术手段,形成海量数据。 
那么,文物保护数字化如何应用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上呢?吴健坦言,在做好敦煌石窟的数字化保护的同时,还需向国家很多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技术辐射。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有7个省14处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数字化保护支持。吴健表示,大数据也可以应用在旅游开放、保护研究、考古美术等多个领域。数据上线,大家可以点击数据敦煌,浏览到我们30组的高清图像。这样的文化共享,极大地推动了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文化融合的发展。
吴健最后说,数字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积极培育新业态,用数字化独立的展示方法辐射全世界。“因为文化是共通的,文物保护文化的发展继承也是世界的。”




责编:梅亚川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