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旨在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进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交通压力、改变交通观念。每年的九月也是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积极推广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理念和措施,提高公众绿色出行意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骑车慢行中感受生活,然而随着骑车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骑行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
近年来,共享出行方式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骑行带来的意外伤害和道路安全隐患也大幅增加。据统计,骑行中,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是最危险的三类交通违法行为,骑行时戴耳机、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统计分析发现,在造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约有80%为颅脑损伤致死。科学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为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据《南宁晚报》报道,9月1日,《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如今,半个多月过去了,南宁交警部门开展周末大规模整治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不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据了解,相比9月初新规刚施行时,市民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佩戴安全头盔的概率明显提高,超过90%。
在骑行安全方面,利用科技赋能,以5g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载体,打造慢行交通体系的“人民出行”有着极为丰富的安全骑行运营经验。“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的城市出行方式。在榆林,我们积极落实‘一盔一带’政策,每辆车都配置了安全头盔,全力保障用户骑行安全。”“人民出行”(金台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人民出行”在落地城市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安全骑行倡议和活动。通过“人民出行”app内的开屏、弹窗、广告位向用户传递骑行须知,宣传文明骑行理念,引导用户遵守交通规则,积极践行文明骑行,共建美好文明城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否用科技保障骑行安全?“人民出行”给出了例证。通过慢行交通大数据平台,掌控城市整体慢行交通运行状况,构建有序安全出行体系。例如,对上路车辆进行全面的违规监控,从而快速追踪违规车辆的状况,并针对多次产生不文明行为的用户,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
文明安全出行需要相关部门的多措并举、从严管理,需要企业的有序引导,规范骑行行为,更需要骑行者的自我约束,自觉树立安全出行意识,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的力量。既然我们在共享出行中享受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也应该自觉地成为绿色出行、安全出行的实践者和维护者。
(责编:梅亚川)
骑车慢行,安全第一 -pg电子娱乐网址